張學斌 - 基本資料
姓名:張學斌
生卒:
描述:創維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兼總裁
籍貫:
張學斌 - 個人概述
2004年11月30日,創維數碼主席黃宏生由於涉嫌挪用上市公司資金等,而突然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並被起訴。民營企業的內部管理及監控問題,再被“舊話重提”。12月6日,黃宏生的弟弟黃培升、吳錦輝和鄭建中三人辭去創維數碼執行董事的職務。短短20日內,王殿甫、趙克俊、梁子正等外援空降創維管理層
2005年1月26日,王殿甫獲任創維數碼董事會執行主席,創維彩電事業部總裁張學斌、創維財務總監梁子正均獲任創維數碼執行董事,創維董事局完成重組,在2005年,創維新的管理團隊的舉措自然成為一個焦點
2004年,創維經曆了不平凡的一年。突發的危機並沒有擊倒創維,然而,事件的陰影仍沒有完全過去。創維將如何跨越2005年,再創新天地呢?2月21日,創維數碼執行董事、創維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兼總裁張學斌接受了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記者的專訪。⠂
張學斌 - 職業生涯
創維引擎:CEO張學斌
⠂ ⠂ ⠠3000萬,張學斌存了個心眼,準備討價還價用,但他沒想到,黃竟然不打磕地應允了。於是,老板的弟弟、二老板、老板娘,這些公司的董事們,都成了張學斌的部下。
“我提出了3個月治亂、6個月見效的口號,實際上3個月就見效了。”張學斌回憶說。
每年4月,是創維發放科技獎的時節。但每次發獎金,也是科技人員牢騷、怪話最多的時候。原本是好事,怎麽會變成這樣?張學斌進行了相關的調查,由於沒有與市場銷售掛鉤,原有評價體係顯得很不公平,設計出暢銷產品的設計師,拿得並不多。
這成為張學斌進行改革的第一步。“最明顯的是設計、生產、銷售三個部門有了一致的利益,研發、生產人員的獎金與銷售掛鉤,你設計、生產的電視在市場上好不好賣,賣了多少台,成本是多少,能拿多少獎金一算就能算清楚,從此,相互推諉的情況基本上杜絕。”
這場“內部革命”的核心,實際上建立了一套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研發、生產、銷售的企業運行體係。2001年下半年,創維數碼開始大幅度減虧。
此後,創維的市場表現與業績增長都建立在這套運行體係上,成為企業良性運營的基礎。
與此同時,創維正式實施職業經理人激勵機製,對重要高管發放期權,占總股本的10%。2002年4月,創維拿出100萬現金,重獎研發人員李鴻安,業內嘩然。
鐵血執行
回頭看,張學斌沒有辜負黃宏生的信任。但這不表明,對張學斌授予重權之初,黃宏生當時沒有承受風險。以至後來,張學斌與黃宏生私下閑聊,說,你以前為什麽不把管理權交出去?黃宏生回答說,“沒有找到合適的人。”
什麽原因讓黃宏生對張產生如此的信任感?黃又是怎麽評價張的?
“老板沒有直接對我當麵說過評價的話,但曾在大會上公開說過,張總是公司發展一個動力源,是支撐公司的第五級。至於信任我的原因,我想,一是老板早就對我有所了解,二是當時的形式逼迫創維必須進行管理模式再造。”張學斌說。
事實上,黃宏生並不是一下子就全都不管了。一次,黃宏生招集營銷部門開會,對片區經理們予以褒貶,並直接指揮。
張學斌一反溫和的做法,立即帶領當時負責銷售的楊東文找到老板,且態度鮮明:“老板可以對經營提出批評,這是你的權益和職責,但你的觀察與思考請對我們說,由我們去執行。”
從此,再也沒有出現過類似的事情,而是“老板做老板的事情,經理人做經理人的事情”。那次的衝突,成為創維實現職業經理人管理企業的標誌性事件。
⠀
張學斌 - 個人榮譽
⠀
張學斌 - 個人影響
⠀
張學斌 - 人物評價
⠀
張學斌 - 相關鏈接
⠀
⠀⠀⠀⠀⠀⠀⠀
⠀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